于学忠是在接到八路军以刘、罗名义发来的电报,才知道张里元部、吴化文部杀向了临沂城,气的手脚都是凉的。
于学忠找来了政治部主任周复,问他知道不知道张里元、吴化文部袭占临沂的事情。
周复虽然,但毕竟是青史留名的抗日英雄,倒也光明磊落()。再说,事情到了这个时候,再不说实话也不行了。周复对于学忠的询问直言相告,说是奉军委会命令,由张里元部、吴化文部进占临沂。不过不是袭占,是进占。也就是张里元部、吴化文部护送山东省政府、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和平进驻鲁南山区中心县城临沂。此事雷法章和宁春霖已经向八路军通报,张里元也发了就职通电。都是军委会的命令,刘一民应该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,应该配合张里元、吴化文的行动。
于学忠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周复,想看清楚周复是真傻呢还是精明过头。结果,于学忠看了半天也看不出所以然,因为周复无所畏惧,两眼平视,迎向了于学忠的目光。
于学忠叹了口气,语气里充满了落寞:“周主任,你们背着我干出这等大事,说明你们眼里根本就没有于某人。算了,你们要引火烧人也怪不得旁人,自己惹的祸自己承担,我于学忠什么都不说了,我向蒋委员长请辞,我干不了这个苏鲁战区总司令,我让贤。”
周复想不到于学忠竟然说出这样的话,心里鄙视,但他知道,此时此刻万万不能让于学忠辞职。不要说他辞职了,就是51军、57军保持中立,那张里元和吴化文就死定了。八路军一旦知道此事与于学忠无关,那还不马上挥兵围攻临沂?凭张里元部和吴化文部的战斗力,如何能是动辄以消灭日军师团为作战对象的八路军的对手么!再说了,51军、57军都是东北军,凭周复是绝对指挥不动的。
周复平复一下心情,真诚地说道:“于总司令,不是我们不告诉你,是你与八路军交往甚密,两军配合作战珠联璧合,就是我们向你报告,你会支持我们么?进占临沂、进而控制鲁南山区、建立鲁南山区抗日根据地,是山东生死攸关的大事,军委会命令苏鲁战区总司令部设临沂,你置若罔闻,竟然不执行。你让我们怎么办?告诉你,只能招来你的批评;不告诉你,你又觉得不信任你。一边是军委会命令,一边是你于总司令,我也很为难。我个人认为,军委会进占临沂的决策非常英明,作为军人,必须坚决执行。无奈之下,我只好向吴化文和张里元传达密令、部署执行了()。于总司令,如果我做的不对,请你责罚。但万万不能说出辞职这样的话,这只能让委员长失望、刘一民高兴。”
于学忠见周复狡辩的头头是道,心里一阵气结,但他毕竟是苏鲁战区总司令,承担着坚持山东敌后抗战的责任,不是说辞职就能辞职的。再说,出了这么大的事情,也不可能装聋作哑,不管不问。就是想装聋作哑也不行,八路军都开始问罪了,他还得回话不是?
于学忠沉思了半天,对周复说道:“我良言相劝,这临沂城不是张里元和吴化文能够守住的。一旦刘一民回师增援,张里元、吴化文恐怕跑都跑不掉。就算八路军囿于军委会命令不和你们计较,等日军重兵围剿的时候,八路军一隐蔽撤退,临沂城就会成为日军的靶子。凭张里元和吴化文部队的战斗力,小鬼子一个旅团就可以把他们打败。依我说,还是给八路军道歉,撤出临沂城,退回原防地。”
周复觉得于学忠已经老朽得不可理喻了,蒋委员长呕心沥血策划的方案,好不容易抓住机会一举成功,岂能轻言撤退?因此,周复说到:“于总司令,我没权命令张里元和吴化文撤退。”
于学忠见周复油盐不进,想不通他为什么这么固执,就说:“周主任、周老弟,我比你痴长几岁,经历过的事情也比你多。我给你打开天窗说亮话,想当年张大帅在的时候,东北军雄踞东北而窥天下,怕过谁来?而今三十万大军烟消云散,东北沦于日寇铁蹄之下,这种感受你不懂。我何尝不想进占临沂?我更想统一山东的军令、政令,让八路军服从我的指挥。可是我知道,自从我军进入山东以后,就必须配合八路军作战。为什么?实力不济。如果我军和八路军擦枪走火,那带来的后果是灾难xing的。日军一个师团可以把我们打得丢盔弃甲,但是遇到八路军教导师主力,一个师团的小鬼子连敢出动都不敢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八路军如果想收拾我们,恐怕我们连反抗的机会都不会有。老弟啊,现在八路军和我们合作良好,我们完全可以和八路军配合作战,多杀小鬼子,也趁机扩大部队、壮大实力,何苦迫不及待地要去招惹八路军呢?”
爆发求订阅、票。请大力支持!谢谢!ro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