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没关系,现在就去。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!”首领根本就无所谓。
“不去行吗?”李思明大汗。
“不行!”首领斩钉截铁地说道。李思明只得表示后天一定前往他们的圣地,才将这群印第安人哄开心。
“李,这次你又成功了。这将是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!”李思明的朋友,纽约影评人哈里森·希曼道。“这是一部我们从未看过的一个类型的西部片,你的视角果然与众不同。”
“谢谢!”李思明道,“事实上,我是外国人。特别还是一个中国人,正所谓旁观者清。看得更明白一些!”
“可是大家觉得三个小时的电影,还是不太过瘾!”希曼道。
“事实上。我手上还有一个导演剪辑版,是四个小时的。我觉得四个小时实在是太长了。我担心观众在电影院里会睡着了!”李思明笑着解释道。
“难得你们准备在发行录像带的时候。再发行四个小时的?”希曼笑了。“再多赚一笔?”
“哦?这真是一个好主意!”李思明笑了,“不光如此。我们还要发行配乐唱片。整整20段。都是很不错地音乐。你觉得我们会放弃吗?”
“站在你们公司的角度。当然不会放弃!”希曼道,“你真的准备离开好莱坞?这真让人难以接受!”
“是的。我要是总是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台上,就成了别人的噩梦。嗯,还是见好就收。打道回府。”李思明笑着道。“再说。我也是江郎才尽,还是见好就收要好得多!”
“你这是谦虚?”希曼表示怀疑,“从前有一个大言不惭地声称。他会将奥斯卡小金人包圆了。”
“此一时彼一时也。”李思明笑着道,“我已经老了。该退隐了,还是让给新人!”
希曼心中恶寒,有想呕吐的感觉。
不管李思明愿不愿意。李思明一次又一次让好莱坞人疯狂。李思明的中国武侠片,在香港已经提前引起了无数的跟风片。并且被冠以“新武侠电影”的头衔。一些影片已经比原本的影片提前出现了。他在好莱坞的《阿甘正传》又带动了类似“反智”片地涌现。《拯救大兵瑞恩》让许多导演产生了拍战争片地冲动。而好莱坞的动作片要不加上点中国功夫,或者香港式的武打设计,就会让人觉得少点什么。“武打设计”堂而皇之成了一个剧组不可缺少的一个职位。
比如奥立弗·斯通,这位参加过越战的导演。无论如何只能是个无名小卒。在越战结束之后,他就想拍一部越战片,自己写了一个剧本。就是大名鼎鼎的《野战排》。但是当时各制片公司觉得“太残酷”、“太压抑”为由拒绝投资。而且其中对战争中荒唐性也不太符合政治主流。以至于这部电影搁浅。直到去年李思明的《拯救大兵瑞恩》横空出世,让这位斯通找到了拍摄的理由:难道还有一部电影比这更残酷?
斯通找到了麦克肯纳公司——现在人人都知道这家新锐电影公司,因此见到了李思明。对于这样的电影,李思明当然不会放过,况且这部电影地计划投资实在是太少了。李思明每每想到这些就想大笑。这部注定成为经典之作的电影,眼下正在菲律宾拍摄。李思明极力推荐了克鲁斯等人参演——令他好笑的是,克鲁斯在本来地历史中正是在斯通的“越战三部曲”之一《生于七月四日》中,摆脱“奶油小生”的称号的。冥冥之中。历史似乎仍在正带地运转。
我已经是老人了,应该让更多的新导演来拍电影,这不过是李思明开玩笑的说法,他只不过是让更多的人为他挣钱而已。做老板要令人愉快得多。
这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,但是却让一些人有如释负重的感觉,至少一个强力的竞争对手离开了。。